我校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9月28日下午,我校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建设项目在空间结构研究中心103号报告厅如期举行。验收专家团队由重庆大学教授丁选明,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潘飞,中建科技贵州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翔,我校副教授叶敬和教授孔德文组成。会议由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周德辉主持,校审计处、资产管理处和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的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项目验收会上,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华刚教授汇报了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详细介绍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技术参数测试结果和合同履行情况,以及实验人员的操作培训概况。随后专家团队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场检查了设备安装情况,并启动设备随机抽测了技术参数,对厂家测试报告和建设过程进行了质询。最后,专家团队通过综合分析、充分讨论,一致给出“通过”的验收结果,并对设备后期的运行、管理和发挥作用等提出了宝贵意见。期间,马克俭院士到会与验收专家交流了意见。
我校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建设项目的资金由中央财政、省财政和学校自筹等三部分组成,依托于马克俭院士“空间网格盒式结构新体系”项目,旨在打造集教学、科研和对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检测平台。整套系统由数控系统、动态作动器、液压油源及独立数据采集系统等构成,主要参数为:台面4m×4m;X向和Y向最大位移可达±125mm,Z向最大位移可达±80mm,且X、Y和Z三向可同时达到位移最大值;最大倾覆力矩为70T·m;工作频率为0.1~50Hz;最大载荷为20T;满载时,最大加速度X和Y向可达1g,Z向可达2g,最大速度X和Y向可达0.8m/s,Z向可达0.9m/s。
该设备安装在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归口于我校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管理),是我省首套大型液压式模拟地震振动试验系统,将为土木工程、特种设备等提供较为先进的振动测试研究平台,有助于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精准预测振动响应,为评判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的抗震性能提供有力支撑,为我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空间结构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