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研究中心2021年
第五期结构工程论坛圆满召开
10月22日,空间结构研究中心2021年第五期结构工程论坛在空间楼103多功能报告厅成功召开。本期论坛主题为“空间结构研究中心2021-2022学年10月学术交流”,旨在通过介绍同学们的论文,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本期论坛邀请空间结构研究中心谢静、吴洪梅、刘艳、吴鹏程四名研究生主讲。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全体研究生参加此次论坛。
论坛伊始,谢静做主题为“风荷载下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其控制研究”报告。她指出,斜拉桥是大跨度桥梁结构的主要桥型之一,而斜拉索是斜拉桥关键的构件,但其在风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多种形式的复杂振动,从而产生疲劳累积损伤、抗力衰减、并导致结构的破坏,极大地影响斜拉桥的服役寿命,所以她设计的电磁惯性质量阻尼器,通过阻尼器的力学模型以及数学分析,最后验证出这种阻尼器对斜拉索的减震效果,以及如何设计才能让阻尼器的效果达到最佳。

谢静讲解电磁惯性质量阻尼
随后,吴红梅做主题为“石粉含量对高强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的论文报告。她指出,研究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可以将这部分石粉重新利用起来,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可以有效解决机制山砂的原生粉较多的问题。她从研究现状、研究创新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部分、分析部分、研究后续及其安排、展望与不足九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本篇论文。

吴洪梅讲解石粉含量对高强混凝土的影响
接下来,刘艳做主题为“玻璃幕墙立柱插芯节点性能分析”的论文报告。她指出,对于玻璃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较少,因此课题采用动静加载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进行玻璃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破坏形态、受力特点和抗震性能研究。从玻璃幕墙的发展史、铝合金立柱插芯节点的研究现状、实验概况介绍、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四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她的论文。

刘艳讲解玻璃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性能分析
最后,吴鹏程做主题为“大跨度装配式正交斜放空腹夹层板柱结构研究与应用”的论文报告。他认为,传统的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梁柱尺寸大,楼盖较厚,材料用量大,空间利用率低等缺点。为解决此问题,马克俭院士等人通过技术创新,提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空腹夹层板柱结构,此结构可明显降低结构自重、减少钢筋和混凝土用量、增加室内净高、环保经济。从空腹夹层板柱结构的提出、空腹夹层板柱结构的分类、空腹夹层板柱结构的优势、正交斜放空腹夹层板柱结构的装配式施工、新型板柱结构与常规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比分析五个方面介绍了此篇论文。

吴鹏程讲解新型板柱结构
论坛最后,报告人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至此,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第五期结构工程论坛圆满结束。
图片 文字:杨江山 王安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