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学科简介

贵州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点简介

      一、学科概况

结构工程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土木工程为我校区域一流学科和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结构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我校结构工程学科源于1958年原贵州工学院建校之初即设置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迄今,结构工程学科已累计培养了200余名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本科生。

50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成为贵州大学优势专业和特色课程的代表,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学科建设成效明显:(12004年“结构工程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2006年“结构工程”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32008年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贵州省示范性本科专业;(42009年土木建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52018年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于2019年开始招收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62024年省内实验室重组,更名为“贵州省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全省重点实验室”。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教学科研设施完备。目前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3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2人;硕士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

自上世纪80年代,本学科即结合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致力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结构工程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硕果累累。“预应力钢网格结构”、“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体系”、“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架结构”等大批研究成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还广泛应用于广东、四川、青海、安徽、吉林等省份,在国内相关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近年来,本学科领域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上百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省部级课题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四等奖10余项;获省、校级教学优秀奖7次;各类专利200余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目前承担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10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350万元,年均经费在200万元左右。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坚定的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政治信念、诚实、勤奋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本专业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

1、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研究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掌握坚实的数学和力学知识,系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高层结构、空间结构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对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有较深入的了解。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问题和工程实践问题。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文献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5、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及工程研究专业教学和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1、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2大跨度空间结构

       3多高层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