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3年。2004年,实验室被贵州省科技厅批准为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贵州大学,由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直接管理。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和学校发展“三步走”的目标,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贵州三大战略行动和“四新四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以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与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为主体,联合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城市规划学院以及省内外科研生产企业、马克俭院士工作站,进行自主创新。力争建成地域特色鲜明、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特色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与“产学研”研发平台。
实验室现有试验车间18m×72m,试验用房252㎡合计1548㎡。拥有4m×4m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等多部大型科研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500万元。现任实验室主任马克俭院士,科研团队57人,其中实验室固定人员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管专家两人,省优秀青年人才三人,其中正高级17人,副高级25人。实验室培养结构工程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1人;培养的学生、中青年教师已经成长为教授、省管专家,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
实验室功能以服务于科研和教学为主,通过省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贵州大学设备共享平台兼顾对外科研服务。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在马克俭院士的带领下,从成立至今,已完成科研项目350多项,其中有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等总经费4500多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参编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9部,获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0多项,论文500多篇(SCI/EI检索50多篇),大型项目工程应用(国家或省重点工程)10多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六项,部级(建设部、钢协)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2项、全国创造发明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香港柏灵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四届孺子牛金球奖一项、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中国钢结构金奖1项等多个奖项。